嗨大家好!我是EMMA 🙋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英國高中跟台灣高中生活比較」😀~
在劍橋讀書時,
剛好跟一位從高中就到英國讀書的台灣朋友聊到台灣高中跟英國高中的差異,覺得好有趣~~就決定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兩國的高中上課時間
💡備註💡:
雖說英國一天只有5堂課,
但英國16~18歲的學生是讀A level課程,
這是個選課制度課程,
學生可以選擇3~4門自己有興趣或未來想發展相關的科目來就讀,
所以每天最少只需要上到3門課,
這樣看下來…英國高中生真的多了好多時間可以自己運用呢😇~~
反觀台灣高中的每堂課都是按表操課,
每天8~9堂課真的讓我常常覺得好疲憊且無趣😖
但…能怎麼辦呢…😩
台灣教育制度就是如此啊…..(無奈😑😑
再來,我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兩國的高中課堂狀況
看完之後,
大家是否覺得英國中學跟歐美影集一樣,輕鬆又好玩😛
但❗❗❗大家都錯了~
其實在英國讀書真的不簡單也不輕鬆❗😩
即使課程相對活潑、彈性,上課時數也少,
但英國學生相對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在課外活動的參與,
獲得優秀的課內外表現,才能進入英國的知名大學
(這樣的狀況很像是我暑假很長卻沒有好好規劃時,反而會讓人更焦慮的感覺😧)
⚠⚠⚠注意⚠⚠⚠
從2015年開始在課程與體制上進行一連串的改革,
其中2017年秋季入學的學生開始進行「直線式課程」,
使新課程體制增加難度😖
改革前,學生會分別在第一年(AS)及第二年(A2)結束後參加夏季考試,
兩次考試各占A level成績的50% ;
改革後,學生第一年的AS成績已不再算入A level成績內,
只採用第二年的A2成績。
有些學校仍然有舉行AS夏季考試,
但考試的成績不納入計算,
學生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參加這門考試,
如果參加的話,可以了解自己一年下來的學習狀況,
不參加考試的話則有更充裕的時間準備A2考試📝
【Emma小補充】😇:英國中學學制
許多國際學生都會選擇英國私立寄宿中學就讀,
因為私立寄宿中學標榜管理嚴謹、高品質教育,
所以成為許多海外家長的首選地🥇
(我朋友有提到一間很誇張的🇬🇧英國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光是校服就要好幾千英鎊,一個學生每年的花費…至少兩萬英鎊!!至少!!👀)
(英國皇室成員也是出身伊頓公學喔~~🤩)
在英國,13~18歲學生接受中學教育,
但課程會細分成三個階段:Secondary Level、GCSE、A level。
📌Secondary Level
約11~14歲的學生就讀的,
就讀此階段的學生會主修5~8個科目,
畢業考試主要為英語、數學和科學。
📌GCSE普通中等教育證書
約14~16歲的學生就讀,
是英國學生必修課程也是義務教育的最後一階段,
課程為期兩年。
課程結束後,學生可以選擇就業或升學。
在這階段,必修科目是英文、數學、科學,
此外,學校也會提供廣泛的科目給學生選修,
沒有文理科的限制,
但學生在這兩年期間最少需修5個科目,才能進到A level,
更重要的是,許多大學也會採取GCSE成績作為入學成績之一,
所以這兩年的成績很重要❗ ❗
(就好比說在台灣的國中的成績也會被大學拿來參考? 好奇怪喔 哈哈哈哈😅😅)
大部分台灣學生如果國中畢業就要到英國讀書的話,都會從GCSE開始讀,
因為這個階段剛好是給15~16歲學生就讀的,
且難度也沒有像A level困難,
還也可以跟同齡同儕相處😁
📌A Level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高級水平課程
此課程是為16~18歲中學生設計的課程,
課程時間為2年,
學生被統稱為Sixth Former。
第一年課程他們稱為AS level,第二年課程則為A2。
課程以選課為主,
選擇上範圍是從學校提供的幾十種課程中選3~4門科目。
(每個學校提供的課程都不同,像我朋友的學校則提供像是心理學、商業、政治、飯店管理、宗教等課。,超級特別~~~❗❗好像台灣的高職體系喔🤣🤣)
在第二年的時候,想念大學的學生需要參加A level考試,
所以第二年很重要❗❗❗❗
是學生開始申請大學遞交各個大學所需的資料,
還有準備大考的關鍵一年!
很有趣的是,申請學校的成績會先以GCSE的英文、數學成績(國中成績🤣)和學校的預估成績,
評估是否發出offer給學生,
學生拿到了offer,
如果A level考試成績符合學校要求,才會被錄取喔🙏
<朋友以前的高中,冬天下雪的校園>
那這次的分享文就到這邊結束啦~~
祝大家都可以申請到心目中理想的學校
海外留學真的不容易…
希望這些資訊可以幫助到你們❗❗
我也會不定期分享留學資訊
歡迎多多關注👍️👍️
大家加油喔 ❤️❤️❤️